寻秋日之美 探习作新法 | 语文集体教研活动
来源: | 作者:校办 | 发布时间: 2024-11-20 | 22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进一步践行语文新课标理念,切实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11月18日下午,我校在多功能厅开展了“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践行语文新课标理念,切实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11月18日下午,我校在多功能厅开展了“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党总支书记田静敏、校长何建军、副校长管艳、教学处主任刘晓云及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

本次活动分为习作教学课例展示和第二学段习作教学专题研讨两个专场。

课例展示

石思佳老师执教《我笔下的秋天》一课。石老师整合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与第五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开车去寻秋”。课上以银杏树为代表,借助单元阅读文本,进行了观察方法和写法的细致指导,激发了学生积极表达的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景物写一段话。在展示环节中,学生们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呈现出精彩而具有个性化的作品,并进行师生互评,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真实情境中获取写作的密码,享受写作的快乐。



专题研讨

三级部备课长刘娜以《我笔下的秋天》一课为例,围绕研究主题“基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多学科融合探索”,就主题确立、任务群设置、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从新课标理念到教材解读,从教学思考到实践探索,阐述了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有效教学策略,最终指导学生用文字、插画、树叶画,树叶书签、照片等方式记录秋日之美,完成“秋日纪念册”。

刘晓云结合课标对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方面的要求,提出: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对一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都源于对世界敏锐的感知,在第二学段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依标教学,不刻意拔高习作要求,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周围世界,能把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

谷立平和李丽芳两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也对此次研究课进行了点评:

谷老师结合课例强调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李老师结合自己日常习作教学,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定焦、按序、融情。


四级部备课长张雨濛聚焦“第二学段习作教学”,进行了主题为“习之有法,做之有道”的专题分享。张老师立足教学实践,从课标要求、读写融合型习作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分享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活动总结

田静敏首先肯定了近期我校语文团队教研扎实有效,她提出: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学改革要立足课堂,深入教研,既要有板块,又要有系统思维;既要有上下联动,又要有横纵进阶。她也高度评价了本节课有研究意识,在充分研读教材后,将不同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整合,希望老师们要勇于探索,大胆进行尝试。

管艳结合课例指出,本次研究课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真实的情境中指导学生习得写作方法。希望老师们要对照课标,把知识落实得更扎实。

在研究中思考,在分享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提供了思考课例,全体语文老师将继续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课堂。


Baidu
map